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洪峰赛跑,筑起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复制链接]

601

主题

601

帖子

230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鲜花送给最可爱的人。”10月12日10时,当市民深情地送走最后一批抢险队伍,南宁市北大桥下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江水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堤岸稳固如初。

南宁北大桥大堤,二坑泵站的一小段,过去一段时间里,揪紧全城人的心。

8日晚,受台风“麦德姆”影响,邕江水位持续攀升,北大桥右侧堤外停车场二坑泵站区域突发陷坑。

与此同时,台风与洪水过境,左江、右江、郁江全线突破警戒水位。南宁水文站预计,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的洪峰水位将抵达,邕江堤坝将承受巨大的水位上升压力。

如何跑赢洪峰?南宁市迅速成立指挥部,精准制定“封堵+加固+巡查”的抢险处置方案,应急、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快速集结。

连日来,在这段狭窄的大堤上,累了就打个盹的抢险人员、年过花甲的退休共产党员、放弃休假的武警战士、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夫妇等挺在一线。他们组成了一幅幅朴实而动人的画面,让人心底暖流涌动!

党员先行 筑起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一夜激战,党旗在晨光中迎风飘扬。

9日清晨,短暂休息期间,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救援人员在邕江堤坝前席地而睡,随时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一组被市民拍下的照片《躺在最坚硬地方的守护人》,成为南宁今秋最动人的记忆。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湍急的江水正顺着裂缝疯狂侵蚀岸基;郁江2025年第2号洪峰正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上涨,距离堤顶仅剩1.2米;二坑泵站的陷坑直径约20米、深15米……一场足以威胁全城的危机悄然降临。

闻“险”而动,争分夺秒!南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一线指挥,应急、水利、住建、消防、交通、供电等多部门负责人,与自治区水利厅派出的5名专家共同成立联合前线指挥部,南宁市应急指挥部内,调度指令迅速传达各级各部门。一场跨部门的协同作战全面展开。

南宁市西乡塘区综合应急救援队的30名队员成为第一支抵达抢险现场的队伍。副队长潘启强和队员们启动救援设备,点亮了救援现场的第一盏灯。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派出79名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直奔现场抢险,并成立临时党支部。昼夜之间,这支专业力量便高效完成2500多立方米砂石骨料的抛填任务,成为此次处置险情的中流砥柱。

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党员冲锋在前。“尽管宿营车近在咫尺,但考虑到现场情况十分危急,战士们采取轮流转换的方式原地休息,只为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冲上堤坝,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指挥员农焕平在媒体镜头前回应网友热评时说。

南宁市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参与抗洪抢险、秩序维护与隐患排查。“出动的警力中,有1800名党员。”南宁市公安局宣传科科长胡永萍说:“我们在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推动抢险工作落地见效。”

从监控预警到深夜集结,北大桥下,见证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守土尽责。

党群合力 鼓起众志成城的勇气

洪峰浪尖,临时党支部是钉在险段上的定桩石;长夜灯火,党员突击队是群众心中信赖的守夜人。

党群合力凝聚起强大力量,让每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迸发出非凡的勇气与坚毅的担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成为邕江岸上一群最可敬的人。

险情发生当晚,南宁市邕江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中心的潜水员——共产党员周强和黄柳喆刚结束一天的忙碌。两人接到险情后,没有丝毫犹豫和懈怠,迅速带上潜水装备赶赴现场,一直工作到次日5时,他们整整坚守9个小时。

周强回忆,他们穿着厚重的潜水服,为40多座防洪闸和拍门进行水下“扫描”,“潜下去,四周都是黑乎乎的,基本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手摸脚探去感知和检查闸门的密闭情况。”

南宁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灯火通明。接到险情报告后,该局副局长甘泽华嗓音沙哑地接连拨出电话:“立即协调全市砂石企业,优先调配砂子、碎石和混凝土,务必以最快速度运抵现场,晚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

险情发生次日,新型水陆两栖长臂挖掘机抵达抢险救灾现场。河北省唐山籍的挖掘机操作手徐英凯放弃休假赶赴支援,操作水陆两栖挖掘机进行抢险作业。

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植物保护所副所长陆炳焕带领队伍,在两天内完成约30棵树木的修剪砍伐,为抢险作业腾出作业面。

西乡塘区新阳街道办和社区的近200名工作人员,对辖区4.4公里的大堤路段开展24小时看守和巡查,党员全员上阵、守护群众安宁。“我们对这一带最熟悉,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新阳街道北大南社区党委书记田晓洁说。连日来,他们挨家挨户解释险情、耐心劝离围观群众、开展巡堤查险。

上下同心 守护中的温暖与希望

堤坝之上,党员是突击队;堤坝之下,群众是后援团。

10月11日中午,3名月嫂带着200份自己制作的干捞粉、100杯清甜解暑的罗汉果菊花茶,出现在抢险一线。月嫂卢玲丽说:“在抢险一线,各行各业人士都在积极守护我们的城市。我们也来尽一点力。”

在忙碌的抢险人群中,一些老年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

60岁的志愿者梁春凤在沙袋“人力传送带”中干得起劲。她说:“能以一名老党员和志愿者的双重身份,为抢险出一份力,我觉得格外有意义。”

退休两年多的蒋翔,如今是南宁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水上分队队员。当他从新闻上看到险情紧张时,便立即和队员们集结到一线出力。“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身份没有退休,保护家园的责任更没有退休。”蒋翔坚定地说。

经过三天三夜的全力奋战,北大桥二坑口险情已基本解除,堤防安全稳定。

坚强的组织后盾,同样是打赢防汛硬仗的关键支撑。当一笔笔“暖心党费”精准投向抢险一线与灾后重建,不仅修复了设施,更筑牢了党群同心、共御风雨的精神堤坝,为城市韧性注入了更有温度的支撑。

近期,南宁市委组织部及时从代市委管理的党费和中央、自治区下拨的党费中,划拨111万元专项资金给12个县(市、区)和市属相关党工委投入防汛救灾工作。

这笔带着组织关怀和温度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慰问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慰问因受灾严重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以及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各级组织部门还从本级管理党费中落实配套资金、及时划拨给基层,为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供了坚实保障。

10月12日,随着抢险救援力量的有序撤离,邕江沿岸150公里的岸线上,另一场“战斗”正火热展开。南宁市组织各单位党员、职工陆续分段分批次投身灾后清淤与环境整治。

邕江水缓缓东流,北大桥下车流如织。但这座城市不会忘记,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以及党群同心凝聚起的强大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10-16 17:20 , Processed in 0.1650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